【叮】
【检测到宿主在燕王府中度过一夜,后续任务已激活】
【朱高炽作为未来继承人,和他打好关系也是极为重要的,获得他的认可,对你未来走上人生巅峰十分重要。】
【任务:万丈高楼平地起(3)】
【任务内容:获得朱高炽的认可。】
【奖励:硝酸制作手册。】
看着突然跳出来的系统,朱英忍不住思考起来,是过了一夜之后才触发的,难道说这里面还有什么讲究吗?
今天一早,朱棣便上朝去了。
难道说,今日早朝,确定了储君?
朱英想到了什么。
姚广孝一大早也出门去了。
偏偏他只能在这王府里。
不过还好,王府里也不是那么无聊。
因为昨晚的事情,徐妙锦被带了回去,看徐辉祖那神情,估摸着她想要出来有些麻烦了。
而朱高炽也被禁足在王府中。
这一点朱英有些没琢磨透,明明是江夏侯独子周骥干的荒唐事儿,最后却成了朱棣和常府退让呢?
这里面有什么猫腻不成?
看到在院子里读书的朱高炽,朱英将这些都甩出脑海,开口问道。
“大王子,你什么时候也开始研究兵书了。”
“这还不是没办法嘛,皇爷爷让我们几个王长子,过几天去巡查应天府防务。”
“英哥儿你也知道,我对于兵事知之甚少,这便是临时抱佛脚呢,也不知道管用不管用。”
朱高炽放下兵书,无奈地说道。
“查看防务?”
朱英眯了眯眼。
“那也不对啊,大王子,查看防务是查看防务,又不是行军打仗,你看兵书有什么用呢?”
朱高炽顿时愣住,可马上反应过来什么。
“英哥儿,你懂对吗?”
朱高炽何等聪明的人,从朱英说的这两句话中,他立马明白朱英对此当是精通。
对于未来的仁宗皇帝,朱英没打算藏着掖着,思索片刻,说道:
“防务...可能是查看各个兵马司的军纪问题。”
“毕竟应天府几个衙门都各司其职,大王子你又能提出什么更好的建议呢,不过军纪说来简单,严格实行起来还是很难的。”
“不过我觉得,陛下让你们去查看防务,除了军纪之外,还有几个点要注意。”
“比如将士们的日常饮食,生活环境,饷银的发放,以及对于大明的忠诚,平时巡查时候遇到的各种情况及解决办法等...”
“想到这些问题,然后思索出解决办法,最后将它们汇总,再加上你自己的看法和一些见地,一本奏章就出来了。”
“如此一来,想必通过陛下对你的考校不是什么难事儿。”
听完朱英说的,朱高炽眼睛都在冒光。
在朱英自己看来,这套方法很是简单,就像是做作业一样,老师早就将模板交给了他们。
只要是一个经历过九年义务教育的现代人,都能很容易想到这些。
可问题是,他穿越了,现在是大明。
大明的文人,读的是什么书?
启蒙是三字经,百家姓之类的。
然后就直接到四书五经,相当于现在读完小学直接考大学。
而且还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注释版本,通篇都是文言文,能够读明白其中意思,都算得上是读书人了。
多少学子,直接就是在这里倒下了。
所以,对于朱高炽这个十几岁的少年来说,无异于是给他打开了新的思路。
“英哥儿,委实太感谢你了。”
“原本我还不知如何是好,英哥儿这一提醒,犹如醍醐灌顶。”
朱高炽说完后,更是起身,对着朱英躬身作揖拜谢。
“大王子客气了,不过小事儿尔。”朱英连忙托住朱高炽,客客气气说道。
朱高炽露出几分苦笑,看向朱英。
“对英哥儿来说,或许只是几句话的事情,但是对于我来说,关系重大。”
朱英闻言,顿时沉默。
朱高炽在王府的情况,作为穿越者的他当然是清楚的。
作为王长子,根本没有王长子的待遇,如果不是因为大明的制度,甚至此次来京城,都不会带他。
要知道,大明王爷的世子,并不是由王爷自己指定的,而是由皇帝册封。
在讲究嫡长子继承制度的大明,除非是朱高炽德行有亏,不然朱棣也没办法立其他人。
所以,现在的朱高炽,迫切地想要得到朱元璋的认可。
“大王子多虑了,世子之位,一定是大王子的,倒是大王子你这身体,我觉得还是要加强锻炼才行,这般下去,对你自身的负担太大了。”
朱英想了想,安慰说道。
在朱棣靖难成功后,朱高炽最终还是当了皇帝。
虽然有一些波折,但终归是有惊无险。
历史上的朱高炽,四十八岁就病逝了。
并且在位仅仅十个月,不得不说,对于大明,太可惜了。
先不提自己的小心思,就说现在,作为好友,朱英便不想朱高炽太早离世。
人生难得一知己。
在很多兴趣方面,两人可以说是有许多共同语言,甚至能说得上臭味相投。
“我也想如此,只是每次都坚持不下来,感觉整个人都散架了。”
朱高炽苦笑着说道,他的肥胖,是天生的,喝水都会胖的那种,早就有御医检查过了,并非病症,说是五气紊乱,阴阳失调。
对于肥胖症,朱英并不了解,毕竟前世他也不是医生。
不过御医说的这话,朱英倒是能听懂一些,大概就是身体天生缺少某些功能,才会导致这种情况。
想了想,朱英对朱高炽说道:
“若是信我,从明日开始,随我一同锻炼,在饮食上也要有所调节,或许过一段时间后,能见到些许的成效。”
其实呢,说人话就是,早上起来跑步,吃饭注意节制,多吃水果蔬菜,少吃肉,减少脂肪的摄入。
等过一段时间,或许能有效果。
朱高炽闻言有些意动,朱英毕竟走南闯北这么多年,四书五经可能一窍不通,可他的见识,却远远胜过同龄人。
正说着话,朱棣姚广孝先后都回了王府,从他们神情来看,有些过于平静了,就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。
...
皇宫,武英殿。
一道来自辽东的大捷战报,一路呼喊着送到了朱元璋的案头。
朱元璋打开一看,蓝玉大军势如破竹,大破叛军月鲁帖木儿,并且月鲁父子,现已经捆绑送往京城处置。
朱元璋看完奏折,忍不住地想要称赞蓝玉。
好一个势如破竹,好一个生擒月鲁父子。
他手下大军,当真是无敌,纵然蓝玉已经回京,手下大军也能在短短几月之内扫清叛乱,清除掉所有威胁。
可紧接着,朱元璋心情就沉了下去。
这蓝玉以往就仗着身为朱标妻舅,傲慢得不可一世,如今他会服自己立允炆为太孙吗?
自古以来,君弱臣强的例子数不胜数,可哪一個弱君得到好下场了?指望强臣忠义?朱元璋可没忘当年的小明王如何落水死掉的。
既然已经立长孙朱允炆为皇太孙。
那么…
蓝玉当杀!